品茶的相关知识

茶叶中的成分包括:维生素、叶绿素、胺基酸、儿茶素、淀粉、蛋白质、纤维、多酚类、矿物质及果胶等。由于制造过程酵素的作用时间及有无不同,所以不同的茶种营养素含量也相对不一样。

通常绿茶含有的营养成分,较红茶、乌龙茶高,营养成分有水溶性与不水溶性,水溶性成分如:儿茶素、咖啡因、维生素、胺基酸、矿物质等;不水溶性成分如:维生素E、叶绿素、蛋白质、叶黄素等。
一、各种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功效:
  • 儿茶素:

  • 属于单宁的一种,占多酚类的百分之八十,为绿茶独特涩味成分,经由医学研究发现具有抗癌、抗氧化、抑制血压、血糖、胆固醇上升等效果。

  • 咖啡因:

  • 饮茶时会感觉有苦味,来自于咖啡因的味道,其含有的咖啡因量不亚于咖啡,可促使中枢神经兴奋,因此具有提神的效果。

  • 胺基酸:

  • 胺基酸属于水溶性的成分,其种类有谷胺酸、天门冬胺基酸等,放于热水里煮后,成为绿茶之甜甘味道。

  • 纤维素:

  • 含百分之十的食物纤维,属于非水溶性纤维素,仅饮用绿茶并不能食用到非水溶性纤维,需要食用抹茶或将茶叶制成料理食用,摄取其中的纤维对血糖控制才有效果,另外膳食纤维摄取足够,使食物残渣及有害的细菌停留在体内的时间缩短,可以降低大肠或直肠癌的机率。

  • 维生素:

  • 可防止细胞的氧化,降低癌症的发生率,甚至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,而维生素A、E属于脂溶性,只有饮用绿茶只是摄取茶中溶出之维生素C,必须将茶叶完全食用,才可以摄取到维生素A、E,使防癌效果更有加乘作用。

  • 叶绿素:

  • 属于不溶性成分,其成分可以促进血中脂质正常,预防动脉硬化。
二、茶叶颜色的成因:
儿茶素原本无色,但在茶叶制造的过程中,产生氧化作用,颜色才逐渐加深,儿茶素氧化得越彻底,颜色就越深。绿茶的绿色主要是叶绿素的颜色。由于红茶经过发酵,叶绿素被大量破坏,大部份变为黑褐色物质,另外茶叶中一种叫茶多酚的物质,氧化后也会产生褐色的物质,茶叶中糖、果胶、蛋白质等有机物,附于叶表,干燥后使呈现黑褐色或乌黑色。

颜色的变化:绿色>黄绿>黄红>红色>红褐>黑褐。
三、关于茶汤的色泽:
茶汤的色泽绝大部份是受茶多酚及其氧化物所影响。茶多酚由花黄素与花青素组成,在加工过程中,会发生部份氧化,变成极易溶于热水的有色物质;花青素的种类很多,有黄色、有绿色,是绿茶茶汤色泽的主要来源。而红茶茶汤色泽的成因,主要是因为全发酵过程,茶多酚大量氧化,颜色加深变成红黄色、红褐色物质;主要有茶黄素、茶红素、茶褐素,统称为『红茶色素』。

一杯茶若放太久,颜色会逐渐加深;茶叶保存不良,冲泡出来也会偏深色,皆是因茶多酚氧化所造成。
四、茶叶香气的由来:
刚采下来的茶叶并无芳香,只有青草气,在加工过程中,青草气味不断的挥发,大部份都散失了,而具有芳香的物质,由于一般沸点较高,所以被保留下来,因此制成成品茶叶就具有香味了。加工时火温高,茶叶较具甜香、焦糖香;相对加工时火温低,青草气挥发不充分,青味较重。
五、主要的茶叶滋味:
鲜味:主要成分为氨基酸,鲜中带甜,细嫩的茶叶中含量高。

涩味:主要成分为多酚类物质。

甜味:主要成分为可溶性糖,及部份氨基酸。

苦味:主要成分为咖啡碱、花青素、茶叶皂素。

高山有利于茶树合成更多的氨基酸,所以高山茶滋味鲜美甘甜。